学术沙龙聚焦《人民的名义》解析反腐败与中国政治
2017-5-15 15:21:07

日期:2017-05-14 16:28:29  作者:杨凯、赵明悦、王君蕊
  

  5月11日晚,湖南大学学习工作坊暨法学院第二届本科生学术文化节“潇湘槐市”学术沙龙在法学院报告厅举行。本次沙龙以“反腐败与中国政治——从《人民的名义》说起”为主题,九位嘉宾解析反腐败与中国政治,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沙龙由湖南大学法学院、廉政研究中心、民主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湖湘廉风学社承办。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教授主持沙龙,法学院政治学和法学系老师龙太江教授、田湘波副教授、刘宏斌副教授,蒋海松副教授、肖洪泳博士、余凯博士、韩琳博士以及2015级本科生于宜芃作为主讲嘉宾,黄大熹教授、郭哲副教授和众多校外人士、全校学院的学生等400余人参加了沙龙。
  本场沙龙由近期引起热议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说起,聚焦反腐败与中国政治问题。在沙龙正式开始前,袁柏顺教授发起了一个小互动,简单统计了全场看过《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观众,统计结果是全场基本都看过,也充分说明了这部反腐大剧的受欢迎程度。



  韩琳老师首先开讲,她简要介绍了《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的基本情况、人物关系网络等,并重点分析了剧中重要人物的角色。“根据网络调查,网友对剧中人物的正向评价中,沙瑞金书记第一,高育良书记意外第二。在对原著和电视剧的词频分析中,‘钱’和‘书记’分别是原著和电视剧的最高频词汇,而‘书记’‘老师’‘同志’‘汇报’‘领导’等词语都在电视剧中以超过150次的频率出现,基本反映了干部群体的现状。” 韩老师从高频词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电视剧的细节,并向同学们普及了例如我国公务员行政级别的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政治学知识点。
  田湘波副教授的发言主题为腐败剧的吸引力,他结合自身观看《人民的名义》的感受,细谈了该剧为什么具有吸引力、具有什么样的吸引力以及该剧的不足。田老师认为,该反腐剧情的现实性很强,做到了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该剧的播出也体现了国家的反腐决心之大。但田老师同时也指出了该剧的不足,即现实中纪委是反腐主要力量而并非剧中的检察院,此外剧中的一些人物刻画不太严肃,与现实有些不符。



  蒋海松副教授第三个发言,他以“以法之名——《人民的名义》反思”为主题,从影视、法律、人性、制度、历史五个角度阐述了他对该剧和现实的理解。“在玄幻剧、IP剧、宫斗剧、小鲜肉霸屏当道之际,一众老戏骨担当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走红,貌似意外,其实具有必然性,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其抓紧了当代社会对反腐肃贪斗争的密切关注。”在从影视角度谈时,蒋老师认为该剧的的社会性高于艺术性,片中刻画的小官巨贪、外逃市领导、嫖娼院长、低矮信访窗口、懒官庸官等艺术场景其实反映的正是现实中的一些情况,甚至现实比艺术更为精彩和残酷。在从法律角度谈时,蒋老师指出了剧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并指出全剧都不是通过法律和制度解决的,而是政治角力。在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时,蒋老师依次简要分析了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法律观念与人性思考,并从社会生态、阶层固化等角度分析了剧本与现实。在谈及制度的思考时候,蒋老师深刻指出了剧中一把手权力监督困局、党政不分等问题,引发听众们的思考。在通过历史角度思考该部电视剧时,蒋老师对比了《万历十五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以儒代法,以德治国的人治,而《人民的名义》与《万历十五年》十分相近。法律、技术、制度落后,工具理性、程序正义缺失,反映出人民的名义中政治视角严重过时,但又普遍存在。”蒋老师深刻指出现实与剧中的问题,并认为该剧对商人存在丑化。
  肖洪泳老师认为该部电视剧火爆的原因在于反映了腐败的现实,揭开了腐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