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秋:奉法如天 融情于法
2009/7/31 10:16:51
●姚红秋
●递上慰问金表达爱民情怀
●手抱孤儿句句话语道不尽无穷牵挂
还记得初次见到姚红秋时她的样子,高挑的个子,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很难想象,眼前的她是有过10年公诉工作经历的“全国优秀公诉人”。
三年前的岁末,姚红秋从山东省泰安市来到岱岳区检察院任检察长。在这个人口过百万,农民占90%的农业大区,她把检察长与市人大代表两种职责紧密结合,用耐心、真心和责任心,化民怨、护民利、解民难,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老百姓身边的检察长”。
A 为上访老户解开心中疙瘩
岱岳区位于泰山脚下,以农业为主,经济欠发达。怎样在一个农业大区开展检察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姚红秋慎重思考之后的答案是,首先倾听群众的声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司法需求,这样一来,检察工作才能做到百姓的心坎里。
去年金秋十月的一天上午,该院接访室里来了一位50岁开外的农民,一进门就嚷着要见检察长。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他一概不回答,只是说,如果在检察院再找不到公道,就去省里上访。
“他情绪激动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去接访。”姚红秋立刻中止了正在召开的检委会,拿起记录本就奔到了楼下的接访室。
“我是检察长,你有问题尽管说。”
“我的事已经反映5年了,去了不下10个部门,光鞋就磨坏了两双……”
姚红秋给他端来水,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慢慢说。
原来,他叫王仁坤,是该区夏张镇农民。2003年初,他去银行存款时,认为自己存了4500元,可银行工作人员只给了他一张3500元的存单。在交涉无果后,他多次到银行和其他部门反映,要求退还1000元,并追究相关工作人员贪污储户存款的责任。
5年过去了,王老汉上上下下去了10多个单位反映这个事,可一直没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直到去年的一天,他听同村的人说检察院来了一位女检察长,对老百姓特别耐心,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检察院。
“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用事实说话,他们就会心服口服。”姚红秋安排检察人员到王老汉办理业务的银行调取档案,并向银行相关人员调查了解当时的业务办理程序。
检察官在银行繁杂无绪、堆如小山般的档案资料中埋头搜寻了两天,终于找到了王老汉6年前办理储蓄业务的单据原件。经过与当时办理的其他储蓄业务进行比对,并调查走访仍然在职的银行职工,最后查实王老汉举报不实,不能立案。
问题查清楚了,如何让王老汉心里服气不再上访?姚红秋并没有简单地用一张不予立案的法律文书答复了事,而是与银行联系,准备联合召开一次答询会,最大限度地解答王老汉的疑问,给他一个公开的、满意的答复。
去年11月15日,天空晴朗,风和日丽。检察机关与银行联合举行的答询会在王老汉所在的村召开,该村村干部和部分群众也参加了会议。面对王老汉的提问,银行解答业务方面的疑问,检察机关答复法律方面的问题。
面对5年前的存款单据原件以及检察机关办案人员清晰明确的法律解释,王老汉彻底明白了,原来他反映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积聚心中多年的猜疑消失了,他感慨地说:“是咱们的女检察长给我解开了心里的疙瘩,我再也不用上访了。”
(记者感言)
“群众利益无小事”,姚红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重视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畅通百姓言路,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找准服务民生的切入点,在查清问题的症结后,作出合法合情的处理。这需要有一颗爱民之心,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娴熟的群众工作艺术。这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