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2009/4/4 20:43:29
  在蒙古族的语言里,“自然村落”叫做嘎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深处有这样一个嘎查,名叫萨如拉图亚,汉语的意思就是月光。在这里一共只有80户人家300多口人,但是面积却有430多平方公里。在这里有一位牧民们的贴心人,他就是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牧民们认为廷·巴特尔就是月光,他给牧区带来一片文明的亮光、希望的亮光。 
 
    1974年夏天,19岁的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来到这里插队,从此就在草原深处扎下了根,一干就是28个春秋。 
 
    他的父亲廷懋是1955年授衔的少将。廷·巴特尔本可以选择另一条生活道路,但他却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草原深处,成为牧民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成为大草原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一边是繁华的都市,一边是偏远的牧区,廷·巴特尔毅然选择了后者。一次次返城的机会,廷·巴特尔都让给了别人,他把自己的身心都留在了草原 
 
    1974年,巴特尔高中毕业了。那时,父亲的“牛棚”生活已经结束。趴在父亲用过的军用地图上,廷·巴特尔的手指指向了地处浑善达克沙地—————锡林郭勒草原深处一个叫萨如拉图亚的偏远的嘎查。他知道,蒙古语“萨如拉图亚”是月亮的意思,多美呀! 
 
    可姨父对他说:“别去那个地方,我在那里打过土匪,那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 
 
    “那正好,我去了,就不回来了。”廷·巴特尔平静地说。 
 
    “去吧!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廷·巴特尔的决心。 
 
    谁也没有料到,那个晚上近乎随意的那么一指,竟决定了廷·巴特尔的一生。 
 
    1974年7月,廷·巴特尔和40多名知青一起,怀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颠簸了600多公里的路途,来到了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 
 
    大草原不仅广袤,而且美丽、宁静,让廷·巴特尔的身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和快慰。尽管生活的艰辛、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都出乎意料,但草原的博大,牧民的宽容,抚慰着廷·巴特尔的心灵,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最纯真的情感。他说:“到了草原,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牧民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而他们的孩子却享受不到。晚上,牧民和我们都没有被子,只能和衣而卧,看到我们衣服单薄,牧民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给我们盖上,你不同意都不行。”从那时起,廷·巴特尔就对自己说:“牧民对我的好,一定要报答!” 
 
    报答的心情化作了实际的行动。打草,放羊,剪羊毛,种树,开拖拉机,廷·巴特尔样样干得起劲,样样干得出色。不知不觉中,廷·巴特尔成了全嘎查40多名知青的“头儿”,并先后担任农场负责人和林场场长,成了牧民们喜爱、信赖的“知青巴特尔”。 
 
    1976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国家落实政策,下乡知青可以返城了。消息传来,知青点炸开了锅,大家兴奋地说:“终于有盼头了!”可是,当大家得知廷·巴特尔的父亲负责落实知青政策,热烈喧闹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有老子当靠山,第一个走的准是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明白大家的心理,嘎查召开知青大会,廷·巴特尔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谁有指标谁可以走,没有指标,我的让出来。愿意留下来干,我领头;要走,我把最后一个送上车!” 
 
    知青们一个个地走了,没走的也心绪浮动,而廷·巴特尔仍在扎扎实实地干。村乳品厂连年亏损,难以为继,廷·巴特尔主动请缨,接过厂长的担子。白天搞生产,晚上点着蜡烛自己动手改造机器设备。有的干部想从厂子里白拿乳品,廷·巴特尔回答:“不行,这是集体的财产。”一年下来,廷·巴特尔体重减了5公斤,厂子却扭亏为盈,赚了5万元。 
这一年的11月20日,21岁的廷·巴特尔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