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腐败的现状分析及遏制
2012/8/24 15:09:09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地不断加强,信息的作用日益增强,“信息腐败”也悄然而生。目前信息腐败主要集中在金融证券领域和工程招投标领域,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更具隐蔽性,所以相较于其他腐败更加难以防治。由于信息特权的存在、信息观念的淡薄、监管制度的漏洞,信息腐败目前还处在一种失控的状态,得不到有效的防治,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关键词】 信息腐败 信息特权 信息公开 信息观念
腐败现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社会事实,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警惕和抵制。然而,在对权力腐败、经济腐败等破坏社会安定的腐败问题的治理重拳出击时,人们逐渐发现,随着信息资源特性的日益显见和信息作用的日益增强,一种新的腐败类型正在悄然而生,这就是信息腐败。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使得“信息腐败”与备受公众关注的贪污挪用公款等腐败行为相比,更具隐蔽性,是一种难以察觉的腐败新“黑洞”。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腐败的扩散速度之快以及危害之大不言自明。
一、信息腐败的定义
信息腐败是指某些政府官员或手中掌握有公共权力的人,借用自身的权力获得某些特殊信息,然后由自己或支持其代理人利用这些垄断信息去从事某些牟利活动的一种违法乱纪行为。
信息腐败是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逐渐滋生蔓延的一种新的腐败类型。某些政府官员或手中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把作为国家公有财产的政务信息或其他公共信息据为己有,并用之于从事非法牟利活动,或者用之于向社会“寻租”,有的干脆就以高价出卖这些信息。
二、信息腐败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信息贿赂已成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信息贿赂是行贿人通过向有关人员提供信息而获取好处,接受人通过对所获得信息的利用,获得可观的经济或政治利益。它主要涉及商业领域、管理审批、干部考核、金融证券等领域。比如提供人事职务升迁信息,泄露商业秘密、内幕交易等。
事实上,只要深入观察便会发现 ,信息腐败在我们周围并非无迹可寻,而是大行其道: 中国某城市规划了新的区域或主干道路,不等规划正式公布,消息就走漏了,立马成为某些房地产商的淘金重点和投资沃土,即使不投资买来地囤着,也能赚个盆满钵满;某地政府计划重点发展某一行业或领域,不等计划完全成形,某些消息灵通、手眼通天的投资商便捷足先登;还有政府采购、国企拍卖等有关决策,总有些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内部信息,从而在招投标中胜人一筹,大获其利,等等。这些都隐含着一个重要的社会事实,那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信息腐败在作祟,信息腐败在横行。
三、信息腐败的特点
1、信息腐败的隐蔽性更强。腐败现象总是带有隐蔽性的,腐败本身就是一种“黑洞”,信息腐败更是一种“黑洞”。信息腐败者以某种非常隐秘的信息传递活动或信息交易活动为手段进行非法牟利,他们只要通过将特定的信息传达给某个需要这一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就可以获得极大的利益。与通常的腐败相比,信息腐败在形式上更加不易暴露,也不易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甚至不少人还意识不到这也是一种腐败,也是一种犯罪。即使引起别人的怀疑,也很难找到直接证据确定其腐败,判定其有罪。
2、信息腐败的可控性更弱。由于其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过程很难监督,犯罪证据很难掌握,犯罪事实很难认定,使得纪检监察部门难以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