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科学、准确评价腐败与反腐败形势 ——评《腐败测量》

[日期:2016-01-12]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112日第7版  作者:贾亮

《腐败测量》,过勇 宋伟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我们要从历史的和全球的视角来科学看待中国当前的腐败状况,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坚定战胜腐败的信心。腐败现象并非当代中国所独有,人类社会存在腐败现象的历史已相当久远,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文明、任何制度、任何国家能够把腐败彻底铲除。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具有历史性和全球性。我们必须既看到反腐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工作依然存在的问题;既看到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坚定政治决心,也认识到中国反腐败模式的独特性;既坚持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的自信,也认真分析反腐败实践中遇到的不足。反腐败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中国的反腐败道路必然会越走越光明,廉洁中国的梦想也必将最终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反腐败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不仅加大了打击腐败的力度,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然而,由于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复杂性,在目前阶段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依然艰巨繁重。事实上,在反腐败斗争中,各项工作的推进都是基于对腐败和反腐败形势的科学判断,只有对形势分析清楚才能够制定有效的反腐败政策。如何对腐败形势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估?这是学术界和纪检监察机关,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不仅是中国,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腐败形势评估都是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转轨国家,都十分关注本国腐败形势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腐败状况。这也是为什么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推出的各类腐败测量指数备受关注的原因。

近年来,腐败测量成为腐败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现有的腐败测量指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这既有腐败本身具有信息不对称性的原因,因为我们想了解到腐败全部真实发生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有腐败测量研究方法和理论不足的原因。基于这样的理论和现实背景,过勇、宋伟合著的《腐败测量》一书创新性地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指出,由于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准确的认知,社会上一些模棱两可、甚至错误的腐败认知观点仍然大行其道。如何纠正这些认识误区?仅靠理论分析和思辨是不够的,而需要一些科学的实证研究成果来检验。腐败测量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反腐败政策成效、腐败与民主的关系、如何看待中国的腐败状况等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腐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对腐败进行测量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这不仅是由于腐败测量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困境,还由于该现象本身包含着几个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的维度。《腐败测量》一书提出可以从腐败状况、反腐败绩效、腐败风险三个维度着手,这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腐败测量理论框架,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腐败与反腐败的整体状况。作者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腐败状况与反腐败成效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却不是简单笼统的对应关系。从长期看,腐败与反腐败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一般比较廉洁的国家,其反腐败绩效水平通常是比较高的。但是从短期看,腐败与反腐败并不一定呈现正相关。例如,我们不能主观认为某地区在一段时期内腐败案件多发,反腐败成效水平就一定低,有时正是因为反腐败力度加大、反腐败举措十分有效,才使得腐败行为都被揭露出来;同样,我们也不能盲目认为腐败案件低发的地区,反腐败成效水平就一定高,有时可能是因为这个地区由于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因素从历史到现在始终就比较廉洁。如此看来,我们既不能用反腐败成效直接评价腐败状况,也不能用腐败状况直接评价反腐败成效水平。尽管两者之间具有联系,但是在腐败测量中必须进行清晰的区分。

《腐败测量》一书不仅提出了创新的理论框架,而且对腐败测量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书中认为从方法分类角度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腐败状况测量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主观调查法、案件统计法、案件指标分析法。主观调查法在腐败测量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是人们评价腐败状况的常用方法。由于主观调查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种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腐败测量的主要工具之一。近年来,很多学者和国际组织针对特定的人群设计、分发和收集问卷,以获得这些人群对腐败水平及其多发领域等的看法。他们根据从这些主观调查中获得的统计数据,试图描述所调查国家或地区的腐败状况。案件统计法主要是根据每年发现和惩处的腐败案件,特别是大案和要案的数量来对腐败形势进行评价,作者认为案件统计法无法区分腐败和反腐败行为之间的微妙区别,这种方法研究的是反腐败行为而不是腐败现象本身。案件指标分析法是在案件统计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又超出了案件统计法。与案件统计法相同的是,该方法也是将腐败案件作为研究对象。但是与仅分析一段时期内发现和惩处的腐败案件数量不同,案件指标分析法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每一个案件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腐败案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对腐败状况作出判断。

在分析腐败测量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方法基础上,该书构建了具体的腐败测量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实施步骤,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腐败和反腐败形势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参考。不仅如此,书中还对我国当前腐败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我们要从历史的和全球的视角来科学看待中国当前的腐败状况,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坚定战胜腐败的信心。腐败现象并非当代中国所独有,人类社会存在腐败现象的历史已相当久远,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文明、任何制度、任何国家能够把腐败彻底铲除。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具有历史性和全球性。为此,该书作者提出审视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反腐败工作,我们必须既看到反腐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工作依然存在的问题;既看到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坚定政治决心,也认识到中国反腐败模式的独特性;既坚持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的自信,也认真分析反腐败实践中遇到的不足。反腐败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中国的反腐败道路必然会越走越光明,廉洁中国的梦想也必将最终实现。(贾亮)

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6-01/12/content_25428.htm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赵呈戏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Processed in 1.850 second(s), 4 queries,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