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礼“上”往来好困惑

[日期:2009-07-31]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魏进文 [字体: ]

礼尚往来,是将“礼”的往来建立在“尚”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温馨的情感往来。而人们为了入学、看病、找工作……不得不为之的礼“上”往来,却使无数百姓酸楚而又无奈、苦涩而又困惑。

    困惑于礼尚往来的文化变了味,历久的礼尚往来变成了怪味的礼“上”往来。先说礼品。一些人为了取悦上级,苦心研究礼品元素、礼品含量、礼品艺术。比如:礼品可以不是很昂贵,但必须有价值;它可以不是唯一,但必须是专属;它可以不是历久千年的象牙神石,但必须是流传百世……世上真有这样的东西么?再说送礼。送礼讲究既不能显山露水,又能打动人心。有人亲身体会到,送礼如沏茶,沏好了清香飘溢,沏不好是花钱找罪受。三说对礼的认识。礼与利相伴相生,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多官不怪,当官不打送礼人。用公家的钱送礼,再用公家的权还利,美其名曰“借花献佛”。四说送礼经济。人们普遍把送礼看做维系体面和求人办事的基本需要,甚至构成驱动消费的主要动因,造就出特有的礼品市场,甚至那些叫卖小贩也知道穿行于官宅贵门间,吆喝着回收名贵烟酒、大米香油。精明的送礼人也盘算着办多大的事,送多大的礼———送礼也成了一门生意经。

    困惑于送礼规则没有约定却俗成。送礼文化走了样,送礼之风就敢度“玉门关”,成了游戏规则,不是制度,却比制度更有效;没人强制,却比办任何事都主动。你说怪也不怪,如今医院的门难进,就业的事难办,当官的脸难看,谁不送礼?

    困惑于“今年过节不送礼”。如今廉洁过节的宣传很红火,报纸、广播、标语随处可见,而人们的感觉就像已经嚼过的口香糖,没有什么味道了,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该送的还得送,该收的照样收,只不过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术,由明转暗,由大转小,由小转贵,巧立名目,心照不宣,变着戏法各行其是。

    困惑于送礼就送信用卡。宋某15年前给官员李某送去一袋大米,得到一个批条,便大赚了一笔。后来,听说李某太太爱吃鸡,于是在10年前又给李某送去一筐鸡,叽叽喳喳声惹得李某大怒,厉声呵斥宋某把鸡送到职工食堂去。宋某没有气馁,他又用了5年时间研究送礼的学问,终于从史迹中领会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奥妙。他思忖着:第一次送大米就像西域使臣带着和田玉前来朝觐周穆王,王龙颜大悦。第二次如旧,王便不悦。第三次把和田玉做成了酒杯,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玉杯斟上葡萄美酒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对于这样煞是好看的夜光杯,周穆王自然是笑纳了。宋某便古为今用,第三次给李某送去一张小巧玲珑的银行信用卡,不久便得到了提拔。宋某说,送礼的秘诀就是两个字“舍得”,让得到它的人屁股坐在马桶上,脑子里还在想着它,那就“礼”到渠成了。这一招赢得了许多人效仿,后来洗桑拿、玩歌厅、送美女也成为送礼的时尚。

    困惑于礼“上”往来之道也传给了下一代。一位母亲带着礼物送自己的女儿去上学,女儿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不送礼?”妈妈说:“当你自己强大起来,可以为别人办事了,就没必要送礼了。”呜呼!这不就是“无官我送礼,有官礼送我”的礼“上”往来之说吗?

    在下有言对收礼者:礼物有可收和不可收之分,收不可收之礼为贪,拒不可收之礼为廉。也有言对送礼者:最有价值的礼物蕴含着温馨的人际关系的本质,如果有世俗的价值掺杂进来,礼物的本质就会变味。但愿怪味的、令人困惑的礼“上”往来能够回归到纯洁的、使人温馨的礼尚往来上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elelove36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4 queries,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