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日期:2009-04-0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字体: ]

   在蒙古族的语言里,“自然村落”叫做嘎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深处有这样一个嘎查,名叫萨如拉图亚,汉语的意思就是月光。在这里一共只有80户人家300多口人,但是面积却有430多平方公里。在这里有一位牧民们的贴心人,他就是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牧民们认为廷·巴特尔就是月光,他给牧区带来一片文明的亮光、希望的亮光。

 

    1974年夏天,19岁的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来到这里插队,从此就在草原深处扎下了根,一干就是28个春秋。

 

    他的父亲廷懋是1955年授衔的少将。廷·巴特尔本可以选择另一条生活道路,但他却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草原深处,成为牧民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成为大草原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一边是繁华的都市,一边是偏远的牧区,廷·巴特尔毅然选择了后者。一次次返城的机会,廷·巴特尔都让给了别人,他把自己的身心都留在了草原

 

    1974年,巴特尔高中毕业了。那时,父亲的“牛棚”生活已经结束。趴在父亲用过的军用地图上,廷·巴特尔的手指指向了地处浑善达克沙地—————锡林郭勒草原深处一个叫萨如拉图亚的偏远的嘎查。他知道,蒙古语“萨如拉图亚”是月亮的意思,多美呀!

 

    可姨父对他说:“别去那个地方,我在那里打过土匪,那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

 

    “那正好,我去了,就不回来了。”廷·巴特尔平静地说。

 

    “去吧!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廷·巴特尔的决心。

 

    谁也没有料到,那个晚上近乎随意的那么一指,竟决定了廷·巴特尔的一生。

 

    19747月,廷·巴特尔和40多名知青一起,怀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颠簸了600多公里的路途,来到了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

 

    大草原不仅广袤,而且美丽、宁静,让廷·巴特尔的身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和快慰。尽管生活的艰辛、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都出乎意料,但草原的博大,牧民的宽容,抚慰着廷·巴特尔的心灵,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最纯真的情感。他说:“到了草原,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牧民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而他们的孩子却享受不到。晚上,牧民和我们都没有被子,只能和衣而卧,看到我们衣服单薄,牧民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给我们盖上,你不同意都不行。”从那时起,廷·巴特尔就对自己说:“牧民对我的好,一定要报答!”

 

    报答的心情化作了实际的行动。打草,放羊,剪羊毛,种树,开拖拉机,廷·巴特尔样样干得起劲,样样干得出色。不知不觉中,廷·巴特尔成了全嘎查40多名知青的“头儿”,并先后担任农场负责人和林场场长,成了牧民们喜爱、信赖的“知青巴特尔”。

 

    1976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国家落实政策,下乡知青可以返城了。消息传来,知青点炸开了锅,大家兴奋地说:“终于有盼头了!”可是,当大家得知廷·巴特尔的父亲负责落实知青政策,热烈喧闹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有老子当靠山,第一个走的准是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明白大家的心理,嘎查召开知青大会,廷·巴特尔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谁有指标谁可以走,没有指标,我的让出来。愿意留下来干,我领头;要走,我把最后一个送上车!”

 

    知青们一个个地走了,没走的也心绪浮动,而廷·巴特尔仍在扎扎实实地干。村乳品厂连年亏损,难以为继,廷·巴特尔主动请缨,接过厂长的担子。白天搞生产,晚上点着蜡烛自己动手改造机器设备。有的干部想从厂子里白拿乳品,廷·巴特尔回答:“不行,这是集体的财产。”一年下来,廷·巴特尔体重减了5公斤,厂子却扭亏为盈,赚了5万元。

这一年的112021岁的廷·巴特尔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牧民。”廷·巴特尔融入牧民的大家庭中,就像一颗金色的种子,在博大而丰厚的草原上汲取养分,开花结果

 

    牧区的生活不如城里舒适,牧民们对于知青纷纷回城都能理解。牧民宝音德力格尔说:“廷·巴特尔不回城,我也奇怪。如果换了我,有条件回城,我肯定回去了。”

 

    廷·巴特尔坚持留在草原,自有他的道理。

 

    一年春节,已经当上副嘎查长的廷·巴特尔回呼和浩特探亲。母亲看着皮肤黑红的儿子,心疼地说:“巴特尔,我和你爸都老了,你回来吧,回到我们身边来。”

 

    廷·巴特尔对母亲说:“我不能回来。回城我是文盲,在牧区我算是有文化的人。再说,我一走,牧民就哭。”

 

    “要不先把户口迁回来,你什么时候想回来再回来。”

 

    “那怎么行呢!我已经是牧民了,得生活在草原上。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牧民。”

 

    母亲对廷·巴特尔留在草原的理由将信将疑,她要亲自到草原看看究竟。

 

    百闻不如一见。到了萨如拉图亚嘎查,老人家才真切地感受了牧民对廷·巴特尔的依恋之情。她对记者说:“牧民们什么事情都找廷·巴特尔商量,有了什么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廷·巴特尔,把他当成了主心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不会相信的。”打那以后,老人再也不提回城的事了。

 

    也许是怕廷·巴特尔会突然走掉,牧民们开始为他张罗婚事。一天,嘎查里的套马能手、廷·巴特尔的好朋友道不钦苏荣把他拉到一旁,神情庄重地说:“我有两个妹妹,非常勤劳,你挑一个在咱这儿成个家吧!”

 

    1981年底,廷·巴特尔和道不钦苏荣的小妹妹额尔登其木格结婚了。因为工作出色,嘎查奖励巴特尔一匹带小马驹的母马,他用这匹母马换了一顶小蒙古包,这便成了他们的洞房,成了他们的家。母亲从呼和浩特赶来,看着那一顶破毡房和两双筷子、两个碗的家当,心疼得落了泪。廷·巴特尔却笑着安慰母亲:“没啥,别的牧民也是这样过来的。”

 

    牧民们见廷·巴特尔在草原安了家,都打心眼里高兴,并公推他当领导。1983年,萨如拉图亚嘎查举行嘎查长换届选举,廷·巴特尔差一票就获全票,但参加会议的牧民们不干了,他们拍着桌子大声喝问:“谁没投廷·巴特尔的票?有种的站出来!”原来,是廷·巴特尔想推荐更年轻、更有文化的人当嘎查长,所以没投自己的票。牧民知道了实情,才没有计较。

 

    家风连着党风。廷·巴特尔的成长,与良好的家风熏染密不可分。而扎根草原28年的磨砺,使廷·巴特尔从将军之子成长为草原之子

 

    从萨如拉图亚嘎查采访完毕,我们来到呼和浩特的内蒙古军区大院,采访廷·巴特尔的父亲廷懋老人。

 

    廷·巴特尔的成长和成就与家庭的教育影响密不可分。对此,廷懋老人却谦逊地说:“廷·巴特尔不是我们培养的,是草原培养了他,是牧民培养了他,是党培养了他。我对孩子谈不上多少教育,如果说教育,那就是家庭的影响。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比别人高贵,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此,一个人要想一辈子站得稳,就要永远和老百姓息息相通。在我这个家庭,我特别强调这种思想意识。比如,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爱劳动。平时家里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活儿,都是自己干,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品质。

 

    “此外,我也常常给他们叨咕:一不要依赖父母,那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路要自己走,事业要自己干;二是做人要有一点‘傻气’,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不要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谁都不喜欢;三要注意强壮身体。”

 

    廷懋将军时常惦记着自己的儿子,也曾经去草原看望,但每次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从不惊动当地的领导。草原的路不好走,汽车在沙子地里趴了窝,牧民们知道后骑马赶来推车。“人民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廷懋老人深有感触地说。谈起儿子廷·巴特尔留在草原的事,老人说:“有人不理解廷·巴特尔的选择,似乎高级干部的子女留在草原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牧民需要他,需要就是价值嘛!他在牧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为什么非让他回来不可呢?”

 

    老人接着说:“我退休的时候,北京军区给我在北京盖了房子,还可以带一个子女进京就近照顾我。我问廷·巴特尔愿不愿意跟我进北京,他表示不愿离开草原,我就把北京的房子退了。这个时候他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牧民,与嘎查牧民兄弟的感情更深了,事业也发展起来了,心情舒畅,日子过得不错。他的选择我很理解,我欣赏我的儿子。”

 

    “草原、牧民给我的太多了,而我付出的那些真是微不足道。”在廷·巴特尔心里,埋藏着一个永远的情结:让牧民富裕起来,让父老乡亲过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牧民要致富,干部帮到户。”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廷·巴特尔深有感触地说,帮农民走上致富路,党员特别是基层干部要起表率作用。

 

    廷·巴特尔带领全嘎查83户牧民从原来的只住蒙古包,不通电,甚至连被褥都没有的日子,如今过上了家家牧场围栏化、人均收入4000多元的幸福生活。

 

    200211月底,廷·巴特尔在和嘎查牧民协商后,注册成立萨如拉牛业有限公司。对草场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同时不断改良牲畜品种提高质量,走质量效益的新路子。

 

    由于牧民文化基础差,同外界的联系很少,起初他们很难理解廷·巴特尔的想法,廷·巴特尔就一家一家地讲解。如今,萨如拉图亚嘎查90%以上的草场都在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牧民家也全部养起了牛,收入不断增加。

 

    这几年,嘎查大多数牧民摆脱了贫困,但仍有一少部分牧民常常返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却震撼着廷·巴特尔。一次,嘎查将扶贫幼畜交给一户特困牧民,没成想不到两个月30多只羊全没了。原来这个牧民一只羊换一瓶酒,把扶贫畜都“喝”到了肚里。还有的牧民酗酒闹事,心思根本不在发展生产上。

 

    廷·巴特尔召开嘎查“两委”班子会,宣布了“戒酒令”,并重新调整了扶贫政策,把原来的谁穷给谁的“大锅饭”方案改为“打分”选定对象:经常酗酒闹事的扣分;不参加集体劳动的扣分;不讲卫生的扣分;破坏草场的扣分;家庭不和睦的扣分……

 

    借着盟里开展的“十星级”文明小康户评选活动,廷·巴特尔还创造性地设立了三项牧民们谁也不愿意领的奖项:家里不卫生的“奖励笤帚”;酗酒随处乱吐的“奖励痰盂”;不洗手做饭的“奖励肥皂”……这几项奖的设立,嘎查牧民一下子议论开了。有的说:“这奖设得好,就应该管一管。”有的说:“连喝酒、洗手也要管,是不是没事管了。”不管怎么说,牧民们还是不愿意领这三项奖。有的牧民酒喝多了,还要悄悄找到廷·巴特尔作检查,争取不领“痰盂奖”。现在,全嘎查60%的牧户都挂上了“十星级”文明小康户的牌匾。

 

    “月亮将太阳的光辉洒向草原,廷·巴特尔将共产党的恩情带给人民。”牧民们这样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jk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Processed in 0.058 second(s), 4 queries,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