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地方基层出现了过程管理机械过度、技术赋能成“数字负担”、调查研究含金量不高、考评考核存“数据依赖”等形式主义新动向
优化过程管理应以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为前提,力避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
从根本上提高群众满意度,必须把功夫下在日常,把工作干好、服务做优,让工作成效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群众的评价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形式主义,是干部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形式主义不仅加重负担,割裂干群关系,还会导致政策执行环节变形走样。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发力,解决了一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日公布了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通报显示,今年10月,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131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389人。
需要注意的是,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多个省(市)采访发现,少数地方基层出现了过程管理机械过度、技术赋能成“数字负担”、调查研究含金量不高、考评考核存“数据依赖”等形式主义新动向。力戒形式主义,需一以贯之优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重“痕”更要重“绩”
因留痕要求过严过细导致的形式主义问题,在一些基层地区比较普遍。事事时时留痕,易引发以过程导向的“做过了”,代替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解决了”“做好了”,未能解决实际问题,徒增基层负担。
过度留痕“一刀切”。有的地方开展“马路办公”活动,要求下辖所有部门和乡镇每周进行一次马路办公,并且拍照留痕。拍照“场景”换成田间地头或村民家中都不行。“我们清塘修路时忘了拍照,还得把忙活了一天的人都喊回来再重新拍照。”中部某省某村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
量化管理“后台嗨”。有基层干部反映,完成一件任务不仅要按时交账,还要过程控制,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一年,都得有台账和汇报。基层花费大量时间应付各种清单和报表。“过度体现量化指标,容易忽略对百姓获得感的衡量。”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表示。
成绩不够,材料来凑。有基层干部反映,一天到晚忙于写材料,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东部沿海某市一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自嘲是熬夜写材料、造概念的“缝纫工”。“天天在基层,却没空下基层”。
受访干部和专家认为,优化过程管理应以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为前提,力避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
“应加强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干部评价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张亚勇说,最好的“留痕”,是百姓的口碑。
治理创新谨防急功近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创新而创新。有的“徒有其表”,精力用在美化材料、宣传造势上;有的“急功近利”,开展工作不看长远、不成系统,追求形象工程,缺乏科学论证。
几年前,为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西南某省多地着力打造新农村庭院经济升级工程。前不久,记者在当地部分农村地区看到,昔日如火如荼打造的“美丽乡村”风光不再——棚架倒塌,栅栏损坏,果树死亡。
“当时要求我们砍树伐木搭棚架以方便乘凉,可我们这里是出了名的避暑消夏去处,从棚架进入家中仅一步之遥,有必要建吗?”一位村民说。
华北某市一街道工作人员认为,为创新而创新现象,既有工作作风漂浮不务实的原因,也跟一些地方考核过分强调“创意”“亮点”有关。
一些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基层治理需要创新,干部也有创新的动力和经验,但创新应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好群众、落实好政策为前提。忽视问需于民、缺乏科学调研,就容易导致创新欠缺适配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沦为“自嗨”,乃至浪费资源。
吕德文认为,面对基层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线人员和政策研究部门需要共同研究、科学谋划,明确创新方向,及时调整细节,不断完善创新举措,使之符合基层实际。
技术赋能莫成“垒包袱”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发挥了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等作用,但也出现了技术赋能变“指尖上形式主义”等问题。
华北某市于2019年上线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App。当地一位社区党组织书记告诉记者,App建成之初,推动各级部门联动,更好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后续落实过程中,有形式化倾向。“比如,只允许填报自行处置的问题,不允许填报‘吹哨’问题。这就导致‘单打独斗’解决不了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而社区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还需在信息系统里体现,增加负担。”
有基层干部反映,上级部门以问题填报多少为标准来考核社区。“我们只能每人每天填15条类似捡垃圾等‘不算问题的问题’。后来发现考核排名还是靠后,现在已经改成了每人每天30条。”该社区党组织书记说,“现在每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至少一小时。”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柏顺建议,应科学评估和精准衡量政务App实际效能,对功能冗杂、意义不大的坚决去除,确有保留必要的可集成为统一的信息平台,推进政务资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职能部门扎堆下考核任务,垒起了“数据包袱”。
华东地区某经济发达地级市的县级市下属镇,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度,该镇共接待了23个部门督查组,督查内容涉及60个方面。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历次督查涉及的统计数据中很多可以“合并同类项”,但因上级部门数据不联通、重复调度,导致基层重复做功,挤压用于其他本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受访专家表示,“以督查促落实”是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在实践中应把握好督查检查的层次、频次、方法,统筹协调、精简合并,切实为基层治理减负。
调研“含金量”需提升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在调查研究中存在只见主题不见问题,选择枝节问题回避重点问题,多个问题并行但主要问题模糊等情况,影响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个别地区调查研究“嫌贫爱富”。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在调研点选择中,矛盾集中、问题堆积的落后样本或非典型村少有人问津,而亮点多、成就大、经验丰富的部分典型村、示范村却是“明星点位”和“经典线路”,几乎“天天有学习观摩,周周有领导调研”。村支书忙于讲解接待,村干部不堪其扰。
有的领导干部“彗星式调研”走马观花。“有的调研,只是站一站、看一看、转一转,不出思路,也缺少服务”。华北某市一民营企业创始人说,不同部门领导来企业调研过多次,但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受访专家认为,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成因复杂。其中,既有心态消极等主观原因,也有调研能力不足、调研制度缺位等客观原因。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需多管齐下,在树立正确认识、不断提升调研能力、持续优化调研过程管理、完善和落实调研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跳出满意度调查“满分怪圈”
当前,不少部门单位用满意度调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评价工作作风的方式,收到良好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地方在考核压力下出现了“讨好评”情况,让满意度调查走形。
中南某市属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99%的满意率”,可能放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的服务行业都是高分。但在当地医疗系统,这个成绩却可能会被问责。
据了解,当地面向全市服务部门制定考评机制,方便办事群众衡量政务服务成效,评价工作作风。“在实际运行中,考评结果跟问责挂钩,本来就很忙碌的临床科室,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去盯扫码评价、防被差评,一线工作人员压力巨大。”该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评数据越来越夸张。一开始,90%的满意率很正常;如今,不是100%就有可能被问责。”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该院50多个科室中满意率100%的有近40个,最差的成绩是满意率99.92%。
多位基层干部和群众认为,从根本上提高群众满意度,必须把功夫下在日常,把工作干好、服务做优,让工作成效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群众的评价。
“摆脱满意度考核的‘数据依赖’,要树立以为民办实事为目标的正确政绩观,更要转变考核考评工作的思路和方式。”张亚勇建议,将群众评价、业内评价、上级部门评价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更科学反映部门工作的评价机制。 (参与采写:胥舒骜 席敏 熊琦 尹思源 蒋成 邵琨 韩朝阳 孙清清 谢奔 张漫子 安路蒙 黄浩然 浦超)